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lish

 


集群通信系统概述

1.1 集群通信系统的概念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级移动调度系统,代表着通信体制之一的专用移动通信网发展方向。

CCIR称之为Trunking System(中继系统),为与无线中继的中继系统区别,自1987年以来,更多译者将其翻译成集群系统。

追溯到它的产生,集群的概念确实是从有线电话通信中的“中继”概念而来。1908年,E.C.Mo1ina发表的“中继”曲线的概念等级,证明了一群用户的若干中继线路的概率可以大大提高中继线的利用率。“集群”这一概念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把信道视为中继。“集群”的概念,还可从另一角度来认识,即与机电式(纵横制式)交换机类比,把有线的中继视为无线信道,把交换机的标志器视为集群系统的控制器,当中继为全利用度时,就可认为是集群的信道。集群系统控制器能把有限的信道动态地、自动地最佳分配给系统的所有用户,这实际上就是信道全利用度或我们经常使用的术语“信道共用”。
综上所述,所谓集群通信系统,即系统所具有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传统的专用移动通信在移动通信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最初由几部普通步话机就可以组成一个无线电调度网,这种网在厂、矿等部门仍被大量采用,但网的功能过于简单。其中有单频单工制和双频单工制两种工作方式,前者干扰大、设备简单;后者干扰小,但设备复杂一些。无论是单频单工还是双频单工制式,都只能是按键通话,一方讲话,另一方只能听。为避免通话上的不便,员通用的工作方式是双频双工,通话双方可以同时发信,但频率利用率低。典型的无线调度系统是单局单站制、双频双工工作方式,并且具有选择性呼叫功能的无线调度网,根据业务规模和组织方式,可确定其为单级调度或多级调度。
可见,传统的专用业务移动通信系统指的是应用于某个行业或某个部门内以调度指挥为主要特征的移动通信系统。这种通信方式顺其发展过程来看,从一对一单对对讲开始,到单信道一呼百应且进一步到选呼系统,后来发展成多信道自动拨号系统,它们的主要特点在于信道是“专有”的。也就是说通话过程中用户使用的频率是固定的,这就导致一旦用户选择了某信道,那么它的通话就只能在这一信道上,直至通话结束;如果这一信道已被其它用户占用,则它就不能选择其它空闲信道,从而出现阻塞。由此可见,传统的专用业务通信系统频率利用率低,而导致通信质量降低。
针对上述专用业务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的缺点,就产生了高层次的专用业务移动通信形式——集群通信系统。

 


1.2 集群通信系统特点

共用频率 将原来配给各部门专有的频率加以集中,供各家共用。

共用设施 由于频率共用,就有可能将各家分建的控制中心和基站等设施集中合建。

共享覆盖区 可将各家邻近覆盖区的网络互连起来,从而获得更大覆盖区。

共享通信业务 可利用网络有组织地发送各种专业信息为大家服务。

分担费用 共同建网可以大大降低机房、电源等建网投资,减少运营人员,并可分摊费用。

改善服务 由于多信道共用,可调剂余缺、集中建网,可加强管理、维修,因此提高了服务等级,增加了系统功能。

具有调度指挥功能。

兼容有线通信。

智能化,微机软件化,增加了系统功能。

具有控制、交换、中继功能。

总之,集群通信系统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向用户提供优良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而又廉价的先进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1.3 集群通信系统基本网络结构


通常人们习惯地按照覆盖区半径大小、服务区的几何形状来对系统的网络结构分类。按照覆盖区半径的大小,分成大区网、中区网、小区网;按照服务区的几何形状,分成框状网、带状网、蜂房状网等等。根据国内外各种资料来看,集群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有下列四种方式:
单区、单点、单中心网络;
单区、多点、单中心网络;
多区、多中心网络;
多区、多层次、多中心网络。

这里所谓“中心”是指具有控制、交换功能的通信中心,它同时具有与市内电话网联接的功能;所谓“点”是指具有无线电信号收发功能的基地站。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实际应用最多的类型。

 

1.单区、多点、单中心网络

它由一个控制中心、多个基站、有线或无线调度台及网中若干移动台组成。

这种网络适用于一个地区内、多个部门共同使用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可实现各部门用户通信,自成系统而网内的频率资源共享。

在这整个服务区域内设立了一个控制中心和多个基站(一个基站可以设多部基台、也可设一部基台)。多个基站区组合形成整个服务区。

各基站可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电路连接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通过中继线或用户线与市话端局或用户小交换机连接。

有线调度台通过有线传输电路与控制中心直接相连。在这种网络的设计和设备配置的考虑中应采取多点设址。

因各专业部门的业务需要不同,应按需设置基站,从而满足各专业部门的业务。对于早先已建成并各自独立使用频率、独立工作的专用网络,可方便地改造成频率资源共享的集群移动通信网。这一点充分证实了集群的优点,即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减少投资同时满足各自需要,实现了高效益。
当上述网络中基站只有一个时,网络就简化成图1.1所示的单区、单中心网络。它同样是由控制中心、基站、有线或无线调度台以及若干移动台组成。基站和控制中心可设在同一地点,也可分别设在不同地点,两者之间同样可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电路连接。通过用户线或中继线,同样也可以实现控制中心与用户小交换机或市话端局的连接。




2.多区、多中心、多层次网络


由区域控制中心、多个控制中心、多基站组成而形成整个服务区。可以看出,图1.3各控制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电路连接至区域控制中心的网络结构。各控制中心将受到上一级的区域控制中心控制及管理。

控制中心主要处理所管辖基站区内和越区至本基站区内移动用户的业务。至于越区用户识别码的登记、控制频道分配、有线或无线用户寻找越区用户的业务,换言之,即位置登记、转移呼叫、越区频道转移的漫游业务,将区域控制中心处理。这样就形成了二级管理的区域网。
根据业务需要,还可以设立更高级的管理中心,将其与区域中心相连接,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通道,处理各下区域间用户登记、呼叫建立、控制管理,从而对区域控制中心进行控制、管理以及监控。


 

1.4 集群通信系统的基本设备及组成


集群通信系统除完成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外,还应能进行市内用户与移动用户间的通话。为达到这种通信目的,将中心基地站和用户终端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连接它们的有线通道和无线通道,就组成了一个移动通信网。


(1)基站
它由若干基本无线收发信机、天线共用器、天馈线系统和电源等设备组成。天线共用器包括发信合路器和接收多路分路器。天馈线系统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馈线。


(2)移动台
用于运行中或停留在某未定地点进行通信的用户台,它包括车载台、便携台的手持台,由收发信机、控制单元、天馈线(或双工台)和电源组成。


(3)调度台
它是能对移动台进行指挥、调度和管理的设备,分有线和无线调度台两种,无线调度台由收发机、控制单元、天馈线(或双工台)、电源和操作台组成。有线调度台只有操作台。


(4)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包括系统控制器、系统管理终端和电源等设备,它主要控制和管理整个集群通信系统的运行、交换和接续。它由接口电源、交换矩阵、集群控制逻辑电路、有线接口电路、监控系统、电源和微机组成。


集群通信系统的控制中心原理示意图见图1.5。
其中有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交换矩阵;一个调度指令台,对应一个收发基地台。
所有调度指令台和基地台都与交换中心相接。
每一个调度台每次可与它本网的一个移动台通信。
集群系统中的移动台之间不允许直接通信。
不是同一网的调度台不允许通信。
所有呼叫按到达顺序排队处理。


控制中心具体功能为:
把用户线从市内交换机扩展到移动用户。
转接与处理音频信号。
把市话用户线集中井分配到有限个无线信道上。
控制、管理和检测基站无线设备与移动台状态。


集群通信系统设备组成见图1.6。



1.5 集群通信系统分类


集群通信系统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信令方式分
有共路信令方式和随路信令方式。共路信令是设定一个专门的控制信道传信令,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信令速度快,电路容易实现,但占用信道。随路信令是在一个信道中同时传话音和信令,信令不单独占用信道,可节约信道,缺点是接续速度慢。


(2)按信令占有信道方式分
有固定式和搜索式。在固定式中,起呼占用固定信道。搜索式起呼占用随机信道,需不断搜索变化的信令信道,忙时信令信道可作话问信道,新空出的话音信道可接替控制信道。固定式实施简单,后者实施复杂。


(3)按通话占用信道分
有信息集群(亦称消息集群)和传输集群。信息集群系统中,用户通话占用一次信道完成整个通话过程,而传输集群系统中,一次完整的通话要分几次在不同的信道上完成。信息集群的优点是通话完整性好,缺点是讲话停顿时仍占信道,信道利用率低。传输集群一般分为纯传输集群和准传输集群,或两者兼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信道利用率高、通信保密性好,缺点是通话完整性较差。


(4)按控制方式分
有集中控制方式和分散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式是指由一个智能终端控制,统一管理系统内话务信道的方式。分散式是指每一信道都有单独的智能控制终端的管理方式。


(5)按呼叫处理方式分
有损失制和等待制系统。损失制系统中,当话音信道占满时,呼叫被示忙,要通话需重新呼叫,信道利用率低。在等待制系统中,信道被占满时,对新申请者采取呼叫排队方式处理,不必重新申请,信道利用率高。




[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 深圳市康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园岭巧通工业园B栋2楼
电话:0755-29835105/29835103 传真:0755-29835007/24小时服务热线15602900700 李先生